利比亞事件再度升級,讓國際原油面臨新一輪漲價壓力。全球會否再次陷入石油危機?在央視大型財經辯論節目《對手》上,來自石油業界的專家、學者展開辯論。
“原油價格在短期內仍會像子彈一樣,繼續飛一會兒?!北本┐髮W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說。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助理主任郭海濤卻認為,原油價格未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全年應該在每桶100美元以內。
不過,原油價格上漲對國內物價有一定影響。專家們建議,我國在加大石油儲備的同時,要重視能源安全,特別是要從節約優先做起。
話題1:油價還有上漲空間嗎?
本周三(3月23日),紐約市場原油價格上漲78美分,收于每桶105.75美元,這是2008年9月26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同時,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創下每桶116.40美元的高位,最終報收115.55美元。
“短期內,相對147美元/桶的歷史高位,原油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眳坞S啟認為,影響原油價格的所有因素,都支持油價短期內上漲,這些因素具體包括全球經濟復蘇增加石油需求、利比亞危機導致石油供給減少、日本大地震使石油供應雪上加霜等。此外,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導致流動性泛濫,美元最近處于弱勢通道,這也支持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盎谶@5個方面的因素,我認為,目前原油價格處仍在上升通道中?!?/FONT>
“我認為(原油價格)再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郭海濤則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利比亞原油產量只占全世界的2%,在利比亞減產之后,沙特阿拉伯已動用70萬桶的剩余產能,基本上對利比亞的供給缺口進行了彌補;同時,中東國家也不希望原油價格漲得過高,因為這會使替代能源快速發展。而且,近期油價漲勢并不猛。”
郭海濤強調,隨著油價上升,一部分產能會增加,變成實際供給,平抑需求增長,此時油價上漲動力會減小。
話題2:對國內CPI影響幾何?
油價上漲是否會拉高國內CPI?國際關系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油價牽動方方面面,影響各行各業,應該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FONT>
陳鳳英認為,油價影響著所有能源價格,會影響煤炭、天然氣、電力價格,尤其在我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很大。
“當然對CPI有影響,但影響有限。”中央財經大學政府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認為,不能直接說油價一漲其他價格也漲,它對金融、房地產、農業幾乎沒什么影響,在傳導過程中,實際影響已減弱。
2005年全球油價漲6%,國內CPI漲1.6%;2006年油價漲10%,國內CPI漲1.5%。王福重稱,單從油價來看,短期內幾乎對CPI沒什么影響。
陳鳳英認為,面對高油價,政府在宏觀決策中必須做出一點犧牲,就是滯后漲價。當原油漲價時,國內油價沒有漲,可能后來跌的時候,國內要補漲,宏觀決策層面是非常困難的。
話題3:怎樣應對國際原油漲價?
中國應如何應對國際油價高漲?專家們認為要多管齊下:一方面增加石油儲備,并節能降耗;另一方面要建立新的定價機制、定價場所,增加中國的定價權。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市場研究所主任曹紅輝認為,要將現有30天的石油儲備,延長到至少3個月。未來要長短結合,把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發相結合,建設新能源和石油市場定價機制,完善國家石油安全。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儲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國內石油意外中斷供應。儲備的增加對能源安全有幫助,但對于價格抑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起作用的。應對可能加劇的石油危機,要先從節約做起。
對此,曹紅輝表示,應對油價高漲不僅要采用實體經濟手段,從開源節流、節能降耗方面考慮,更需要采用金融手段,可以通過在國際期貨市場參與一些交易,進行風險對沖,從宏觀上管理好國際油價上漲帶來的經濟風險。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