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 概 要
1、輕客市場走勢及產品特征研析
2、輕客市場或將延續高增長趨勢
3、輕型客車產品結構調整
4、輕客歐日兩派相爭市場
5、歐系輕客市場競爭關鍵在于精準定位
6、風險與挑戰:歐系輕客的困境
7、歐系輕客群雄逐鹿 戰國時代將來臨
8、專用車是未來輕型客車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9、江蘇九龍汽車J10MPV項目開工奠基儀式
1.輕客市場走勢及產品特征研析
輕客市場特征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汽車社會的到來,回顧2011年,輕客市場表現在需求結構上也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產品正在向歐式高端化、動力柴油化、轎車外觀造型、舒適、操控性、安全性模塊化、多功能化、環保節能化、車身輕量化等特征的發展態勢。此外,中客車型輕客化、微型客車大型化與低端大型MPV貨運商業化化、國VI排放升級以及法規趨緊標準從嚴、原材料與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利潤率下降都對輕型客車造成了極大威脅和沖擊。
由于貨車進城受限以及物流業高速發展、短途客運高端趨勢與城市化帶來的衛星城擴大,進而拉動了快速增長的城際短途客運及城市物流業市場,表現在長軸矩客貨兼用與廂式輕客以及專用改裝車在某些細分市場已達到八成左右。2011年輕客市場呈現區域性增長的趨勢。輕型客車的主銷區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因經濟回落放緩,剛性需求也將不斷下降和MPV上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輕客市場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趨勢。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多元化的需求,消費者對商用車的需求開始轉移,需求更加細化和專業化,輕客兼容車型已逐漸成為市場主體。多元經濟快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場對物流與載客兼容車型的需求越來越大,單純用于客運或單位通勤的車型,在總銷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兼容車型輕客相對內部空間大、承載力強,且又適合各種用途改裝。
具體表現在長軸矩輕客向大型化方向發展明顯,如2005年6M〈車長≤7M輕客在2005年的市場份額僅為15%左右,而2011年的市場份額擴張了五個百分點,與中型客車的劃分界線相當模糊。與此同時,柴油化趨勢愈加顯著,2005年柴油機型輕客比重只占其三分之一,而2012年已占其近三分之二。而其他燃料類型的輕客也在逐年遞增。
新進入的自主準歐系輕客使得寬體輕客市場競爭趨向更加激烈,促進了寬體輕客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這有利于輕客市場擴容和健康發展,并不斷瓜分純歐系輕客市場份額。如上汽MAXUS大通、東風A08御風與純歐系奔馳凌特等歐系輕客的陸續上市,為國內高端輕客市場增添了變數。新品牌、新車型的入市,在加劇市場競爭的同時,也將促使傳統輕客企業進一步提升其在產品力、服務、營銷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自主準歐系寬系輕客新入品牌相互爭奪有限的市場,并不斷挑戰傳統依維柯與全順純歐系輕客的同時,并還與高價位日系寬體加長型輕客相互滲透展開拉鋸戰。
以依維柯和全順為代表的歐系輕客由于其適用性范圍廣,故市場份額在逐年擴大,近年來年均增長速度都在以二位數以上,行業集中度也在不斷地上升,其中以短軸矩的高端輕客正在加大對MPV的相互滲透相互競爭,而長軸矩輕客以其承載與適應性而呈現出用途多樣化。歐系依維柯都靈與全順新世代競爭對手除上汽大通、江淮星銳和東風御風外,未來全順VE83與依維柯新寶迪輕客的競品將是國產后售價下降空間大的福建凌特輕客。
以奔馳凌特將占據豪華高端輕客細分市場的頂端,并因市場需求而將逐年遞增的細分市場。國產福建戴姆勒凌特售價42萬元起而進口凌特售價88萬元起價,相比之下,國產后的凌特價格相當具有誘惑力和市場需要量將會在未來幾年中體現出來。凌特這不僅是國內輕客市場的首個最高端的輕客品牌,也是奔馳在歐洲行銷最好的輕型商用車,銷量接近20萬輛。
輕客新銳產品特征分析 2011年6月,上汽集團通過收購英國老牌輕型商用車公司LDV公司的大通V80多功能輕型商用車下線,作為商用車戰略啟動的首款車型,主要競爭對手正是短軸矩的江鈴全順。V80前置前驅多功能輕型商用車,其雙開門成為最大的賣點,不僅宜乘而且宜商。大通V80誕生于2005年的Maxus的廂式車,經上汽商用車公司重新國產化后,利用LDV平臺成熟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生產設備,可能衍生輕客車大型MPV。
2011年南汽依維柯推出短、中、長軸矩全系列車型“新寶迪”下線上市。新寶迪搭載全新一代F 1C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采用了先進的BOSCH第二代高壓共軌技術,通過新一代的電子控制系統與燃燒方式,燃燒更充分,達到高功率、低排放、低噪音的顯著性能。新寶迪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07匹馬力,能持續輸出327Nm的最大扭矩,排放完全滿足國Ⅳ標準,還具備升級到歐Ⅴ的潛力。新寶迪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SSR底盤系統及轎車級的空氣懸架。前懸掛采用麥弗遜式懸掛、后懸掛為Hotchkiss,能夠化解顛簸路況和減速帶的震動。四輪碟剎配備了博世8.0 ABS系統,讓制動更穩健。
2011年,福建戴姆勒第三款國產車型奔馳凌特輕客SPRINTER正式啟動預售。凌特國產版本提供了兩種不同軸距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覆蓋從十四座、十七座到二十座的全尺寸大型商務用車區間,國產凌特配備了戴姆勒2.2L柴油發動機、六速手動變速箱,以及高速轉向制動控制系統、加速防側滑等高效的安全保障系統。這款車型的剎車輔助系統,該系統能自動判斷剎車緊急性,將制動能力提升至設計極限。
2011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公司隆重推出拷貝歐系風格輕客的江淮“星銳”新產品。這款投資6億元打造的車型由歐洲研發中心設計的高端輕客產品。江淮星銳還將推出長軸新產品,其一體化封閉廂式物流車將是江淮星銳即將推出的城市物流專業用車,是為物流行業量身打造的新一代高品質、專業化的城市物流解決方案。江淮星銳針對城市快運市場推出的寬體加長星快運系列產品擁有12.3立方米超大空間。并且還有6座、7座、10座等多種車型可供選擇,能充分滿足城市物流中更細微的差異化運輸需求。
2011年,在輕客造車技術中淬煉的自主品牌奇瑞“RELY威麟”H5日系海獅中高端輕客已經上市,主要用于公商務用車市場。2.0TCI威麟H5采用全金屬封閉式車身,前排SRS雙安全氣囊、高強度側門防撞桿、ABS+EBD等主被動防護系統一應俱全。轎化設計,NVH整車降噪技術、單碟CD+電調收放機(帶MP3/USB)、6個立體環繞喇叭、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等豐富配置又可以使駕乘者充分感受到威麟H5的舒適性。奇瑞威麟還準備繼續推出新產品,豐富產品線。
2011年,東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首款高端輕客產品東風御風。該車歷時四年研發,已成為東風股份推進輕型商用車業務的重要產品。東風御風全系列共由三種軸距、兩種高度車頂組成8種基本車型,座位數覆蓋8-17座,具有多種選裝配量,可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一汽集團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新合資成立的“一汽通用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輕型載貨車類、輕型客車類。產品范圍涵蓋皮卡、SUV、MPV和輕客四個系列。2012年也可能將會引入歐寶Vivaro商用輕客。歐美系高端輕客毛利率高于日系輕客,高利潤和市場利好,使得越來越多企業進入輕客領域參與到競爭中來。
目前,歐系輕客上不斷向寬體大型化方向發展,市場目標是中短途客運與城市廂式物流業運輸;同時向短軸矩豪華方向進軍,市場目標是與大型MPV搶占公商務市場。與此同時,日系海獅系列輕客也是在不斷地升級換代之中。如華晨金杯輕客已經是第六、第七代的升級產品。其長軸矩加長高端產品與歐系低端輕客競爭、低端短軸矩與寬體大微客拚搶市場企圖分一杯羹,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展開全方位的充分激烈競爭。
2011年,純電動輕客的研發單位將逐步增多,但仍以概念車為主,真正產生實際應用和規模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油電混合輕客可能先期取得突破,并有少量上市,以獲取國家的補貼政策。預期2012年還將有一些車企將進入輕客新能源領域。此外,校車將成為2012年輕客市場新增量的亮點與拚弒競爭的新戰場。
2.輕客市場或將延續高增長趨勢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國內汽車市場全年累計銷量1850.51萬輛,同比增長僅為2.45%,創下了13年來的新低。這其中,商用車銷量的大幅下滑,無疑成為拖累整體車市的“罪魁禍首”。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商用車銷量同比降幅達到6.31%,行業總體表現低迷。但就在一片哀鴻遍野的商用車市場中,輕客市場的表現卻極為搶眼,全年銷量達到32萬輛,實現了13.41%的高增長。
“三駕馬車”驅動增長 輕客之所以能夠成為去年商用車市場的一枝獨秀,主要得益于其在城市物流和專用車兩大細分市場的迅猛發展。而在2012年,伴隨著我國物流業和城鎮化的持續發展,包括超市貨物配送、搬家等在內的城市物流的需求還將快速增長;同時,郵政用車、救護車、移動通訊服務車等專用車、改裝車的市場需求也將會進一步增加,這都將成為未來輕客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加之短途客運和通勤等傳統市場的日漸趨暖,在這“三駕馬車”的拉動之下,2012年的輕客行業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目前我國的輕客市場主要細分為客貨兩用、通勤旅游、專用車、商務接待等領域。這其中,主要面向城市物流的客貨兩用市場增勢迅猛,目前已經占據了整個輕客市場份額的58%,而且這一比例還將有望繼續攀升。因此,不少企業和業內人士都將物流市場視為未來輕客市場的最大亮點。“數據顯示,城市物流業務量每增長1%,物流用車需求就會增長3.9%。當前,連鎖企業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城市物流的業務量猛增。而大部分大中城市對貨車的限行政策,使輕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正在成為城市物流的主力車型。”一位國內輕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2011年,在國內主流的輕客品牌中,物流車型的占比一直呈上升趨勢。2012年,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從而繼續拉動輕客行業銷量的增長。
細分市場此消彼長 伴隨著輕客市場細分化趨勢的越來越明顯,目前市場份額并不太高的專用車、改裝車領域,對于輕客銷量的貢獻度也將會進一步增加。目前輕客中的專用車主要面向公檢法、金融、郵政、醫療、電力等目標客戶。相對于價格敏感度高的物流客戶來說,這類用戶更在乎車輛能否滿足特種用途,以及能否提供行業的解決方案。因此他們對于價格并不太看重,是未來中高端輕客競爭所要爭奪的重點消費群體。
當前伴隨著政府部門服務意識的增強,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不斷提升,一些工程類、服務類改裝車的市場需求和份額也將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前景值得期待。其次,隨著短途客運、通勤接待等市場的升級,輕客在該領域的優勢正在逐漸被取代。目前企業及學校等機構的通勤用車的需求穩定,市場容量已趨于飽和,而部分市場又被低端大型MPV和高檔微客擠占。同時,不少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商務接待用車需求也趨向小型化及高檔化,這使得輕客在高端商務車市場也越來越多地遭受美觀度、舒適性更強的高端MPV產品的沖擊。因此,這兩大細分市場雖然仍將會有比較穩定的需求,但是其市場份額或會持續下降。“這也就意味著,隨著競爭的逐步加劇,國內輕客市場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傳統細分領域的吸引力正在減弱,而城市物流和專用車市場卻越來越被看好。”該分析師坦言。
柴油產品比例提升 除了需求結構的變化之外,伴隨著輕客新產品的推出和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以前被汽油型主宰的國內輕客市場,其柴油化趨勢也日漸明朗。雖然與汽油車相比,柴油輕客在動力性、經濟性、承載性和耐用性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而且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其早已占據了整個輕客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在我國,柴油輕客卻因為發動機噪音大、高速性能弱等不足,再加上低油價下無法體現出的經濟性,一直無法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而近兩年,伴隨著柴油發動機技術的不斷提升,柴油輕客不僅在變速平滑性和運行平穩性等方面取得了極大進步,而且面對不斷攀升的油價,其良好的燃油經濟性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在這種雙重作用下,國內輕客行業也開始朝著柴油化的方向發展。基于此,相關人士認為,2012年,柴油輕客在輕客銷量中的比重將不斷攀升。
另外,憑借著在安全性和技術性上的優勢,歐系輕客近年來的市場份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11年,隨著多款重量級歐系輕客的加入,歐系寬體輕客的陣營不斷擴大,市場表現相當搶眼。而在柴油化以及歐系化的發展趨勢下,國內消費者的偏好會逐步向中高端轉移,由此帶來中高端輕客市場的加速繁榮。
3.輕型客車產品結構調整
前些年,很多企業一窩蜂上日系輕客,原因是技術相對容易。近兩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福田汽車已經有了日系輕客,還要造歐系輕客。上汽、江淮不約而同地選擇歐系輕客。為什么?因為歐系輕客更能給企業帶來銷量和利潤。
在日系輕客領域,群“獅”爭雄的后患越來越明顯。2011年,華晨金杯海獅系列車型的銷量超過8萬輛,但主力車型仍是中低端市場的老海獅。在歐系輕客市場,江鈴最新高端車型——新時代全順表現出色,成為企業銷量和利潤大幅增長的主力軍。另一家老牌歐系輕客企業南京依維柯的銷量也有明顯增長。
隨著輕客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歐系輕客的市場地位將繼續增強。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歐系輕客企業的綜合實力更強;二是歐系輕客更適合改裝。我國的日系輕客企業大多外購發動機和車身,且技術來源都是豐田海獅。歐系輕客企業則擁有各自獨立的四大總成。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輕客的市場定位將從載客轉向物流和行業用車,歐系輕客拓展性強、改裝空間大的優勢會更加突出,也將成為輕客企業的重要利潤來源。數據顯示,目前改裝車在江鈴全順和南京依維柯的銷量中只占20%,但利潤至少占50%。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日系輕客的龍頭企業華晨金杯決定大力發展汽車改裝業務,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0多家改裝車企業。可以肯定,他們也會大量采用歐系輕客底盤進行
4.輕客歐日兩派相爭市場
2012年,輕客市場或將迎來連續第四年的增長。在2009-2011年的三年時間里,輕客產業穩步發展,從182755輛的市場容量擴大到265857輛的規模,尤其是歐系輕客細分市場,今年更是有望首次突破產銷10萬輛大關。 同時,隨著歐系輕客新勢力的登臺,輕客大舞臺上的格局再次生變:日系輕客逐步找回失地,而歐系輕客四強割據之勢隱約若現。這種市場特征,很可能將伴隨輕客市場“十二五”的全過程。
金杯依維柯領銜歐日陣營連年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快訊顯示,2011年,輕客行業共計銷車265857輛,同比增長11.91%,增勢喜人。 從數據上來看,這已經是輕客市場連續第三年的增長。2010年,輕客全行業銷售量為237560輛,同比增長29.99%;2009年,輕客行業比上年同期增長6.44%,銷量達到182755輛,這也是輕客繼2008年出現下降后的首次恢復性增長。
市場銷量的增長,得益于歐系和日系兩大陣營的同時擴張。一方面,輕客銷量排行榜的“老大哥”華晨金杯,在2011年銷售日系海獅89525輛,同比2010年的79566輛增長了12.5%,凈增量約為1萬輛,極大地拉動了整個市場的增量。輕客市場三條龍(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和九龍汽車)也有小幅增長,分別銷售日系海獅10244、9550和7954輛,增長率為9.46%、1.18%和12.82%。這三條龍的市場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海外。
歐系輕客2011年維持了上一年度快速增長的勢頭,南京依維柯銷售輕客38940輛,同比增長21.38%(增量6859輛);江鈴福特全順銷售輕客58595輛,同比增長11.9%(增量6237輛),比2010年50%多的增幅有所放緩。歐系傳統兩大巨頭的銷售凈增量為6859輛和6237輛,僅次于華晨金杯。據了解,歐系輕客近幾年增長的推動力一直是城市客貨兩用車型,它對歐系市場的貢獻率超過60%。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系輕客陣營中,只有福田汽車和東南汽車表現不如人意。前者2011年銷售風景輕客23476輛,同比微降1.4%;后者銷售東南得利卡4169輛,同比下降25%。
歐系新秀暫難撼傳統雙強 2011年輕客市場的另一大特征就是歐系輕客戰國元年的到來。江淮汽車在2010年底2011年初正式加入到歐系輕客競爭中來,其歐系多功能商用車品牌“江淮星銳”(Sunray)去年銷車超過1200輛,達成年初設定的基本目標。據江淮多功能商用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淮星銳目前一級經銷商約為50家,網點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年初的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江淮星銳的受歡迎程度。
“上汽MAXUS大通”,則在2011年9月正式上市,起步之初就以全系列產品線面世,短軸、長軸短懸、高/中/低頂、改裝車、物流車、客運車、商務車等型譜齊全,這與江淮星銳長軸車打天下完全不同。據消息人士透露,“MAXUS大通V80”2011年共計銷車不到800輛,與當時設想的4000輛左右銷量目標尚有很大差距。
星銳和大通上市第一年的市場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雖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兩家新品牌的潛力巨大,但依維柯和福特全順這兩家合資品牌的寡頭地位仍然暫時難以撼動,歐系新秀的上量還需要時間和更多資源投入。
輕客市場未來可期 在2012年輕客細分市場能保持10%以上增幅,主要是四方面因素使然。
一是輕客行業經過前幾年的調整與陣痛,價格體系紛紛下移,各企業圍繞細分市場“挖潛”,產品的精準開發能力得到加強,這就對潛在的客戶群體需求產生了主動的拉動作用。
二是專用車行業進入集中采購期,公檢法司等政府部門這幾年對輕型多功能改裝車的需求增長;
三是城市化進程加快,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的進步,為輕客行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記者獲悉,不少輕客企業,尤其是歐系輕客2011年在中西部城市擴展迅速,銷售增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均來自該區域市場。
四是整個客車行業發展迅速,為輕客中的客運車和旅游車品種提供了商機。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2011年客車市場銷量同比增幅為9%,在商用車市場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
由于行業進入景氣上行階段,因此,輕客市場有望在“十二五”期間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而這幾方面因素也將繼續推動輕客行業穩步增長。業內人士預測,該市場將在2015年左右迎來質的飛躍,屆時,客貨兩用車、封閉式物流車(VAN)和專業改裝車將形成“三駕馬車并駕齊驅”之勢,引領整個輕客產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5.歐系輕客市場競爭關鍵在于精準定位
自2010年11月29日星銳在合肥正式下線后,星銳的市場開拓工作正在進行中。據稱,到目前為止,星銳已有30多家經銷商。無獨有偶,2010年11月,東風股份A08項目首輛ET(小批量試裝)試制樣車在東風股份商品研發院下線。據透露,新品牌將于8月發布。這兩款新產品會給歐系輕客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歐系輕客應該如何開拓市場?記者邀請了3位歐系輕客的經銷商,請他們就這些問題各抒己見。
主持人:作為新產品,星銳目前的市場開拓情況如何?南京依維柯和全順是歐系輕客市場的兩大老牌勢力,近來的銷售情況又是怎樣?
王宗文:星銳的品質和性價比都比較好,同時還有江淮自主品牌的優勢,再加上星銳后續產品線的延伸,市場走勢還是不錯的。3月底我們剛開始銷售,目前已經有了很多意向用戶。我們是星銳經銷商中開業較早的一批,今年4~5月,星銳的銷售網絡會更為完善。
雷兆震:今年我們的銷售情況還不錯,同比增長15%左右。
李 勇:今年我們的銷量同比提高10%左右。在上海,南京依維柯更多的是作為生產型用車,這部分需求是剛性的,比如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國家規范其用車,使得南京依維柯銷量上漲。買南京依維柯的用戶選擇波動性小,就是在全順和南京依維柯里挑。不過,這個市場是有周期的,也就是俗稱的大小年,一般來說車輛的淘汰周期是5年,現在正好趕上換車的高峰期,下一次換車高峰就要到3年以后。不過,上海的銷售情況不能代表全國。北京、上海是南京依維柯銷售最好的兩個區域,北京的政府采購較多,上海是因為擁有著很多跨國公司的總部,政府采購和跨國公司采購有個共同點,就是集中購買,但是購買的車輛并不全在本地使用。
主持人:星銳和A08的加入會給歐系輕客市場帶來多大變化?在大家看來,歐系輕客應該如何開拓市場呢?江鈴全順和依維柯不久前都降低了價格,這是不是應對新進入者的手段?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將,作為經銷商,是否需要廠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王宗文:星銳面對的用戶群是商務接待、客貨兩用、通勤旅游、物流快運、專業改裝、校車通勤、客運旅游、醫療救護、公檢司法、專業物流、冷鏈運輸、工程服務、金融押運等。 星銳目前仍處在導入期,我們希望廠家能把產品做得更好,并更快地上市新產品、拓寬產品線。目前星銳只推出了柴油車型,售價在16.8萬~19.8萬元,后續還將推出汽油版車型。一款產品并不能滿足市場的多層次需求,不同用戶對產品有不同需求,很多潛在用戶之所以還沒有購買,是因為還沒有他們所心儀的車型。很多用戶在網上看到了星銳的資料,來電咨詢后才知道自己喜歡的車型還沒有上市,只能再等一段時間。
至于商務政策,我認為每個廠家的商務政策都大同小異,更重要的是產品。歐系輕客用戶看重的是性價比,包括產品品質、售后服務等,只有綜合實力夠強才能贏得用戶。 在市場開拓方面,星銳有個做法是比較好的,就是整車質保里程為24個月或8萬公里,發動機質保里程為24個月或25萬公里,這高于國內輕客行業的整體質量擔保水平。這既因為星銳是新產品,廠家這樣做能讓用戶有更多信心,同時也表明了廠家對產品的信心。
雷兆震:之前歐系輕客市場主要是江鈴與南京依維柯的競爭。目前我還不了解星銳的定位,不過其上市肯定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最終結果怎樣還不好預測,這要取決于其廠家的定位、發展方向,因為有些歐系輕客的定位是商務車,有些定位是城市物流。 不久前,全順最高降價1.5萬元,主要針對長軸距車型,因為之前全順短軸距車型的價格已經做過兩次調整,而長軸距車型的價格一直沒有變化。 從2002年開始銷售江鈴全順,歐系輕客市場開拓的實質就是借助宣傳讓用戶認識、接受這個品牌,從而形成良好的口碑,總之,維護好客戶關系很重要。歐系輕客的用戶群對產品的品牌基礎和售后服務很重視。
李 勇:廠家的商務政策是有限的,如何開拓市場、能取得怎樣的效果,不是靠經銷商采用的具體手段,而是由廠家的戰略性定位決定的。 即使沒有新競爭對手,南京依維柯也是會降價的,降低的部分不僅僅由廠家承擔,經銷商也要讓利,因為市場是廠商雙方在做,不能僅依靠廠方。全順、南京依維柯降價的大部分產品都是老車型,新產品不會降價,而是采用增加配置的方式。
主持人:各位認為歐系輕客的市場前景如何?
王宗文:我認為星銳的市場前景很好,否則我們也不會做。歐系輕客的市場很大,同時競爭不充分,之前只有南京依維柯和全順兩家,星銳的加入,讓用戶能以更低的價位買到更多、更好的產品。
雷兆震:今后歐系輕客的市場容量會擴容,不過油價不斷上漲,高油耗的歐系輕客份額能有多大難以估計。 歐系輕客的特點是四平八穩,作為客車它很結實安全,作為物流用車它很寬敞。但歐系輕客的參數是按照歐美人的體型設計,因此其尺寸大、自重大、燃油經濟性差,大多使用柴油作為燃料。我認為,大型輕客應該主推柴油版。 日系輕客的參數是按照東方人的身材設計,其優勢是車身小、重量輕、靈活舒適、更偏向于商務車、燃油經濟性好,更適合使用汽油作為燃料。
李勇:我也這樣認為,10座以上的輕客產品適合使用柴油,現在油價這么高,使用柴油更劃算。 歐系輕客的市場前景很好,要不也不會有這么多新進入者,想在這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有很多,而且之前的競爭對手很少。不過,這個市場的容量還不大。此外,如將市場進一步細分的話,物流市場的份額更大,客運市場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歐系輕客的短軸車型比日系輕客少一排,用于客運的經濟性不好;二是日系輕客是非模具化的,產品更新速度快,2~3年就能換一次車身,歐系輕客是模具化的,車身更新慢。而客運車輛對外觀要求較高,外型變化慢的歐系輕客不適合。物流用車不需要外型上有太多變化,只追求經濟性和回報率,而且過于復雜的外型也會提高維修成本,因此,歐系輕客更適合作為物流用車。
主持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物流和專用改裝市場需求在提高。有人把歐系輕客比作商用車市場的藍海,數據顯示,歐系輕客的市場份額在逐年提高,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在12%左右,增速為整體多功能商用車市場的2倍以上。 不過,幾位歐系輕客經銷商均表示,歐系輕客能取得怎樣的市場業績,關鍵在于廠家的定位,而不是經銷商層面的開拓,這個問題值得廠家關注。
6.風險與挑戰:歐系輕客的困境
剛剛方興未艾的歐系輕客市場,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與挑戰。 這一巨大風險,來源于這個市場的獨特性:人才的高度集中和弱流動性;市場的雙寡頭壟斷;市場的小容量與眾多新秀的躍躍欲試。
可能有利潤嗎? 有人稱,歐系輕客是商用車行業最后一片藍海。這個細分市場上的產品,有的地方被稱為輕客,既可用來載客通勤,也能用來客貨兩用;有的地方也被稱為多功能輕型商用車,以其改裝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在專用車改裝、城市物流細分領域大行其道。 正是由于這個市場的小容量(相對卡車和大中客而言)和邊緣性,使得它在很多年時間里靜靜地躲在商用車大市場的小角落里,一直由江鈴福特全順和南京依維柯雙寡頭共享,這兩者幾乎均分年銷量蛋糕,一年的銷量還不到十萬。
近年來,這個市場被各企業空前重視,原因就是銷量雖小,但利潤卻極其可觀。 于是,眾多的商用車企業,在其他細分市場上激烈廝殺的過程中,盯上了這片藍海。這其中包括已經進入的江淮星銳,也包括將要進入的上汽MAXUS大通、東風A08御風、宇通、曙光汽車、東風裕隆、長安雪鐵龍、長安汽車、蘇州金龍海格、福田汽車等等。 也就是說,多達上十家的企業將在一兩年內陸續登場,共同瓜分10萬輛左右的市場。這一點,恐怕是近來入場的企業所沒有想到的。到目前為止,歐系輕客市場的總容量最高時也只有8萬多輛(2010年市場銷量為8.44萬輛),其真正放量式的快速增長,至少要到2014年以后。有人預測,2012年,歐系輕客市場年銷量只有10萬輛出頭。
以前,這個行業能夠良性循環,并逐漸向著“環保化、安全化、節能化、舒適化”的方向升級,就在于生產企業有著足夠的利潤。有了合理的利潤率,市場上的企業才能不以價格戰為主要營銷手段,企業也才能積累足夠的資金,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產品開發。 現在,一個只有十萬容量的市場,將會由上十家的企業共同分享,如此一來,合理的利潤率是否能得到保證,產業是否具有持續進步的推動力呢?
邊際利潤遞減和邊際成本遞增 對于“藍海”的定義,首先就是這個市場上企業的單車毛利潤較高,甚至享有較高的邊際利潤(邊際收益。附注)。
在2011年之前,歐系輕客的邊際利潤呈現出遞增的態勢。歐系輕客市場在2010年銷量增幅超過30%,為歷年來最高,而新的挑戰者還沒有出現,江鈴福特全順和南京依維柯可以坐享生產增加而帶來的純利增長。 然而,幾乎可以肯定,從2011年起的未來數年,輕客產品的邊際利潤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首先,更多企業的進入,導致市場上輕客產品的均價下降,邊際收入在遞減;其次,輕客產品的邊際成本在不斷上升。通脹時代到來、原材料成本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而且,企業為了爭奪寶貴的人力資源,勢必也要加大這方面的成本投入(挖人、提高中高層年薪等等)。
因此,邊際成本遞增和邊際利潤遞減,將會貫穿今后歐系輕客市場演變的全過程。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危險的還在后面。
會重蹈輕卡覆轍嗎? 人們都說,中國人所過之處,基本上藍海變紅海。小商品市場如此,機電商品如此,出口市場如此,卡車市場也是如此。在歐系輕客這個細分市場上,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可能重蹈當年輕卡市場的覆轍。 在本世紀初輕卡市場剛剛開始井噴時,各企業產銷量快速擴大,毛利率一度超過20%。但隨后而來的新企業與老企業一起競相掀起價格戰,使輕卡市場從藍海成為紅海,企業利潤率大幅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和產品技術的不斷進步,并縮小與歐美同行的差距。現在,很多大型汽車集團的輕卡都是賣量不賣錢。
歐系輕客,同樣面臨著這樣的風險與挑戰。 一方面,新企業進入,老企業降價促銷,單車毛利潤降低不可避免。但只要定價在合理區間內,新老企業就可以共存共榮,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共同把蛋糕做大; 而另一方面,如果新企業掀起價格戰,市場形勢就將大大不同。記者曾聽說,某輕客新秀有意在新品上市就一步到位,把價格降到12萬元出頭,這對于輕客產業的傷害將會是巨大的。
這其中,人才的弱流動性加劇了這種風險的發生概率。歐系輕客市場不像卡車與大中型客車市場,熟悉這個市場的人才不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南京依維柯、江鈴福特全順和江淮星銳三家。這么多家新進入者,會加劇人才的稀缺性,增加新勢力進入的難度,并可能致使部分從其他商用車紅海市場轉戰而來的企業做出錯誤決定——血拼降價,以價格戰推動產品上量。
附注:邊際利潤,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出所帶來的純利的增量,其決定取決于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 邊際利潤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按照我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后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后的余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后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后的利潤。
7.歐系輕客群雄逐鹿 戰國時代將來臨
輕客市場競爭加劇對手來勢洶洶。在整體增速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歐系輕客細分市場的競爭卻逐漸趨向白熱化。上海車展現場,江淮星銳、上汽MAXUS大通、東風A08等車型扎堆亮相,目標直指高端輕客市場,為即將到來的歐系輕客PK上演了一出預熱賽。除了來勢洶洶的江淮、上汽、東風之外,輕客市場在未來更將出現許多新的競爭對手,比如青年、宇通、一汽、長安等都將加入戰局。各大汽車生產企業對于歐系輕客的看好,一方面在于輕客子行業的競爭不夠充分,遠不如輕卡,更不如乘用車,甚至不如重卡,競爭的不足使輕客的市場機會更大。另一方面,從全順和依維柯這兩個歐系品牌的市場表現來看,特別是全順系列,不僅在銷量和份額上逐年穩步增長,且給上市公司(江鈴汽車)帶來了很高的利潤回報,高額的利潤更吸引了新的競爭對手加入。
國內輕客市場在2011年迎來了新一波高速增長期,當機遇來臨的同時,輕客市場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江鈴汽車旗下全順系列多年來領軍高端輕客市場,在客戶群中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作為一個成熟的高端輕客品牌,江鈴全順無疑將面臨嚴峻挑戰,包括“MAXUS大通”、江淮星銳在內的多款車型,更已將全順系列看作挑戰目標。上汽MAXUS大通、東風A08項目,在產品DNA上植入英國LDV的概念,雖然產品還未正式上市,卻顯然有備而來。而從MAXUS大通計劃推出的車型中不難看出,具備專業用途的車型將成為主打,而這正是目前歐系輕客企業的重點爭奪區域,也是江鈴全順當前占據的市場高點。江淮星銳則提出“歐系多功能商用車”的產品定位,希望能夠滿足市場對于客貨兩用、通勤旅游、專業改裝等方面的需求。
除了定位高端輕客市場,互成競爭之勢外,江鈴全順的競爭車型同樣都將用戶放在首要位置:上汽MAXUS大通將大客戶作為重點開拓對象,并提出“始終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品牌宗旨;江淮星銳啟動“星銳快車服務體系啟動”,以服務提升品牌;與上汽大通本是同根生的東風A08項目則表示:“要打造一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符合用戶需求的東風品牌高端輕型客車。”
歐系輕客市場需求的放大,為這一細分市場帶來利好。在未來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大環境下,只有秉承“一切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的品牌理念,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注重用戶體驗和用戶關懷,方能在激烈競爭中抓住機遇,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8.專用車是未來輕型客車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未來輕客市場的發展機會在哪里?除了城市物流,專用車是輕客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據了解,目前國內輕客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制造企業,另一類則是改裝企業。“就利潤率來看,普通輕客生產企業的利潤率遠不如輕客改裝企業。
在輕客行業,盡管有的企業銷量不低,卻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而改裝輕客,盡管銷量低,但銷路穩定,利潤率高。“有的改裝廠一年只銷售200多輛專用車,利潤已經相當可觀。”廈門金旅銷售公司輕型車部經理張軍說,“普通的輕客生產企業只能根據客戶需求在生產線上進行簡單改裝,但很多專用輕客,需要由專門的改裝企業對產品進行改裝。一些警車、各種押解車,還包括房車,都是輕客經過改裝后再售出的。”
近年來,隨著短途客運、通勤接待等傳統輕客市場升級換代,輕客在這一領域已經不具備優勢。但是,輕客在城市物流和專用車市場卻越來越被看好,例如,很多郵政用車、救護車、警衛車、移動通訊服務車等都由輕客改裝而來。由于各個領域所需要的專用車都有特定的需求,因此對改裝后的輕客要求也越來越高。
以北京常見的依維柯押款車為例,它對產品綜合性能、服務保證能力的要求遠遠高于一般輕客。醫療衛生系統使用的救護車則要求通過性能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車廂內部空間,能滿足醫療設備合理安置的需要。除此之外,電力、郵政、金融、通訊等各個行業對專用輕客的要求都不相同,這些要求給輕客廠家帶來了挑戰,也為輕客改裝提供了利潤來源。
“輕客改裝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無論從空間、動力、安全性,還是改裝平臺來看,歐系輕客在輕客改裝領域所占優勢較大。目前,很多輕客生產廠家開始生產改裝輕客,就是為了獲得比較穩定的銷路和高額的利潤。”醫療救護車和警用面包車是華晨金杯的傳統強項,并與不少地方的衛生、公安、司法部門有批量供貨關系。據了解,不久前,華晨與奔馳已經達成合作協議,將在醫療專用車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看中的就是改裝輕客的市場潛力。在產品營銷上,華晨將根據專用車多為政府部門服務這一特點,對政府采購市場實施定向宣傳和營銷。
9.江蘇九龍汽車J10MPV項目開工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