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 概 要
1. 粵去年二手車交易量增幅較大 佛山第三
2. 廣州汽車空調制冷劑抽檢 2批不合格產品被查
3. 180萬輛汽車去年被召回 占全年總銷量1成
4. 自主品牌車型質量提升14% 提升幅度居首
5. 諫言兩會 PM2.5不要光揍車主
6. 關注車內污染 杭州抽檢30款新車空氣
7. 汽車投訴新特點 售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8. 大眾中國軟件升級并非真召回 車主略感失望
1.粵去年二手車交易量增幅較大 佛山第三
2011年全省二手車交易數據姍姍來遲,從數據來看,廣東二手車市場還處于緩慢復蘇中。而佛山則繼續保持第三的位置,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8.87萬輛,同比增長8.91%,與2010年同比增長40%相比,其交易量增長回落幅度較大。
粵二手車交易增幅較大
據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對全省86家二手車流通企業上報數據統計,結合全省重點地區二手車過戶數量,綜合得出,2011年廣東省二手機動車累計交易量為79.6萬輛,同比增長14.86%,交易金額為332.43億元,同比增長33.12%,平均交易金額為4.18萬元。廣東二手車市場還處于緩慢復蘇中。
雖然總體市場情況不溫不火,但是從交易結構來看,占交易量最大比例的二手乘用車已實現較大增幅。2011年廣東省二手乘用車的交易量為49.78萬輛,同比增長21%;交易金額為253億元,同比增長28.77%。二手商用車中,客車全年交易量為9.31萬輛,同比增長4.71%;二手貨車全年交易量為14.2萬輛,同比增長11.4%。
佛山交易量居全省第三
在二手車交易量全省排名方面,佛山自從前年超越東莞之后,繼續穩居第三的位置。據悉,佛山地區(包括南海、順德等區),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8.87萬輛,同比增長8.91%,與2010年同比增長40%相比,其交易量增長回落幅度較大。
深圳地區繼續保持冠軍位置,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18.79萬輛,但深圳地區2011年的增長緩慢,同比增長僅為2.9%,相比全省14.63%的增幅有較大差距。廣州地區二手車交易情況有明顯的復蘇,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16.33萬輛,同比增長21%,跑贏全省大勢,同比增長率在前五名中最高。第四位中山的二手車交易量為7.86萬輛,同比增長7.42%。東莞2011年二手車交易量增長也很明顯,全省排名第五,全年二手車交易量7.81萬輛,同比增長17.26%,相比2010年僅有1.86%的增長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在二手乘用車交易量全省排名方面,佛山和前年一樣,繼續排位第四,全年交易量4.93萬輛。排名第一位的是廣州地區,全年二手乘用車交易量為14.3萬輛,同比增長23.55%。第二位是深圳,全年交易量為12.2萬輛,僅比2010年增加了4800輛,同比增長為4.07%。東莞排名第三,二手乘用車交易量為5.25萬輛。中山地區2011年二手乘用車交易量排名第五,為2.37萬輛。
本地過戶比例有所提高
去年廣東省本地過戶的二手車交易量占總量的90%,相比2010年的87%,本地過戶的比例有所提高。隨著國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三階段限值(簡稱國Ⅲ標準)推廣實施的深入,無法達到國Ⅲ標準的二手車目前只能在同一地區內買賣過戶,無法轉籍落戶到外地,從而影響部分二手車的區域流通。
由于二手大排量汽車的油耗和用車成本普遍較高,而車船稅每年都是必須支出的一筆開銷,這樣使得消費者會放棄購買大排量二手車,也促使二手車商不愿在手中存貨太久,為降低風險也會盡量壓低收購價格,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這類二手車的交易價格也就很自然出現了下跌。“受沖擊最大的是3.0L排量以上的車型,當然,現在本身也處于二手車市淡季,其他車型的價格也有不同幅度下跌,均價比年前要便宜5000元左右.
2.廣州汽車空調制冷劑抽檢 2批不合格產品被查
劣質的汽車空調制冷劑,不但用不了多久,還可能會對汽車的空調系統造成損害。近日,廣州市質監局對汽車空調制冷劑行業開展了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重點檢查以往被查處的違法企業,共檢查相關生產企業36家,執法抽樣15批次,查封涉嫌不合格制冷劑產品2批次。
正常的汽車空調制冷劑能用三五年,而有些用了不到一個月就不行了,原來是假冒產品。去年,央視就曾曝光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地生產銷售禁用的R12等汽車空調制冷劑,其中廣州5間廠家的產品檢測全部不合格。這些假冒的制冷劑可能會對汽車的空調系統造成損害。
針對此次專項行動,市質監局主要對汽車空調用制冷劑生產企業進行查漏補缺,完善檔案信息;重點就以往被查處違法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格檢查生產企業原料進貨、生產把關、出廠檢驗等環節,利用快速檢測儀對企業存放的產品進行檢測,現場查封經檢測涉嫌不合格制冷劑產品;采取不定期或突擊檢查的方式開展執法行動,以“游擊戰術”集中執法力量檢查重點企業生產情況,及時做好舉報投訴的查處工作,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
截至目前,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86人次,共檢查相關生產企業36家,執法抽樣15批次,查封涉嫌不合格制冷劑產品2批次。
3.180萬輛汽車去年被召回 占全年總銷量1成
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通報稱,去年,我國共實施缺陷汽車召回85起,召回缺陷汽車182.75萬輛,同比增長55%。其中在去年召回的180余萬輛缺陷汽車中,召回進口汽車11.57萬輛,占總數的6.3%;召回國產汽車171.18萬輛,占總數的93.7%。同時,質檢系統還督促錦湖輪胎生產企業召回問題輪胎30余萬條。
汽車密集召回仍在繼續。2月底,質檢總局連續發布了三次汽車召回公告,主要集中在進口車,保時捷、英菲尼迪榜上有名。召回公告表示,從3月15日起,日產將召回2009-2011款英菲尼迪(INFINITI)QX56汽車。據該公司統計,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1797輛,車輛生產日期從2009年8月19日到2011年12月23日。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位于燃油軌道上的油軌壓力傳感器的擰緊力矩不夠,導致傳感器和油軌之間的連接不夠牢固,在使用過程中,油軌壓力傳感器有時會逐漸松動,可能發生燃油泄漏,存在安全隱患。日產中國表示,對于涉及缺陷的車輛,公司將通過相關的授權經銷商檢查油軌壓力傳感器的連接處,如沒有發現漏油,則用合適的力矩重新緊固傳感器。如發現漏油,則將該處的墊片換成新的,并用合適的力矩緊固傳感器。同時,東風日產表示,從2012年3月20日起,召回自2011年4月19日至2011年12月28日生產的配備MR16型號發動機的部分騏達轎車8818輛。 本次召回所涉及的部分車輛因燃油壓力傳感器鎖緊扭矩不足,有可能導致燃油滲漏,存在安全隱患。這兩起召回同時在美國市場進行。
保時捷中國也發布召回公告稱,3月23日起召回2011-2012款保時捷凱宴(PorscheCayenne)系列汽車。據該公司統計,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20826輛,車輛生產日期從2010年3月8日到2012年1月31日,車型包括凱宴(Cayenne)、凱宴S(Cayenne S)、凱宴 S 混合動力(Cayenne S Hybrid)、凱宴渦輪增壓(Cayenne Turbo)、凱宴柴油版(Cayenne Diesel該公司未進口銷售)。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的前大燈采用滑入模塊式設計,滑入模塊通過扭轉鎖加以固定。因設計原因,前大燈模塊可能未正確鎖緊,車輛行駛過程中前大燈將與翼子板產生相對移動,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前大燈松脫,存在安全隱患。保時捷股份公司表示,將為所涉及車輛更換前大燈鎖止裝置,并對駕駛手冊進行更新。對于庫存車輛,將在缺陷消除后再進行銷售。
4.自主品牌車型質量提升14% 提升幅度居首
日前,第七屆中國汽車新車質量滿意度指數榜揭曉。據第三方調查機構聯信天下最新調查顯示,國內汽車的新車質量略有上升,其中,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質量提升了14%,大大高于合資品牌的提升幅度。消費者反映的前五大問題為:變速箱、輪胎、噪音、油耗、導航系統,有8.4%的消費者抱怨了油耗問題。
數據顯示,整個行業的質量改善主要由自主汽車品牌所推動,其新車質量滿意度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新車型,平均滿意度都高于老車型。在全球汽車市場低迷、中國市場獨樹一幟的情況下,自主品牌唯有在質量、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趕超合資品牌,才會有發展機會。
本次調研分析顯示,很多消費者在使用新車過程中發現小問題較多:“行駛過程中噪音較大”、“塑料件質量不好,氣味偏大”、“內飾做工太粗糙”、“離合器有異響”、“鈑金縫隙較大”……而在品牌滿意度方面,雷克薩斯、大眾、奔馳入圍外資品牌前三甲。廣汽豐田在合資品牌中以869分排名第一。首次入選的帝豪品牌在自主品牌中以841分名列第一,EC7在座椅、內飾、變速系統和發動機方面尤其出色。位列帝豪品牌之后的是上汽榮威和奇瑞。
聯信-中國汽車品牌綜合滿意度指數也同期發布,上海大眾品牌以863分的綜合評分位列汽車品牌綜合滿意度排名榜首。測評結果顯示,中國汽車行業綜合滿意度指數比2011年提高了4分,這明顯得益于用戶感知價值的提升,轎車價格逐漸趨近國際價格水平給用戶帶來了價值,提升了滿意度。結果還顯示,中國轎車用戶的品牌忠誠度比去年有所提高,不過,服務質量仍然是軟肋。
5.諫言兩會 PM2.5不要光揍車主
話說有利皆有弊,汽車也是這么個玩意兒。汽車為我們提供了便捷出行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煩惱。其一,便是空氣污染。
大家都知道,在汽車的運行過程中,會必然性的產生很多有毒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碳氫化合物等等。很多人不知道,汽車也是PM 2.5的重要來源。
那么,PM 2.5又是何方神圣?據資料解釋,它是懸浮在空氣中的細小微粒,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也就是說,PM 2.5只與顆粒大小有關,并不特指何種材質。在大氣中PM 2.5的含量非常少,但由于富含有毒物質,并且能夠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或者直接被皮膚吸收,因此危害很大。
雖然PM 2.5就這么一直存在著,但之所以能夠迅速的引起相關部門重視,還得歸功于美帝國主義的貢獻。話說年前的某一天,以世界警察自居的老美在駐京使館搞了一個測試PM 2.5的裝置。然后呢,結果出來了。老美發現,北京的PM 2.5高,實在是高,根本不適合地球人生存。這讓愛面子的豪華行政版們感到很沒面子。于是雙方互掐,PM 2.5也就一下子譽滿神州了。
為了結與國之歡心,將PM 2.5納入日常監測顯得十分必要。官媒報道,到2015年PM2.5監測將覆蓋地級以上城市。而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也將PM2.5 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納入了監測范圍。
監測是必要的,降低PM 2.5也是必要的。因此,作為城市PM 2.5的主要禍首之一,汽車自然難辭其咎。為此,豪華行政版們發明了一個新名詞,叫做“勸返”。意思是說因為你的排放超標,你從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北京不再不歡迎你。對于城市中其他一些排放超標的車子,罰款了事。
且不說這種罰款是否合法,抓抓黑尾巴總是令消費者開心的事情。但筆者有點不太明白,除了車主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漏網之魚?
比如說我們汽車要燒的油,有沒有問題?
地球人都知道,我們的油價早已趕英超美,但是汽車燃油的品質是否與時俱進呢?這個問題,筆者覺得用腳趾頭就能得出結論來了。當年國三標準實施了大半年,國三的油才開始供應,現在國四標準理論上已進入實施階段,可符合國四標準的油呢?
另外,汽車廠商難辭其咎。君請看,歐美品牌們在歐美用的是什么發動機,這些發動機是什么標準,我們的歐美合資品牌們再國內用的又是的發動機,執行的什么標準?正因為標準太過落后,使中國淪為了全球最大的淘汰發動機市場。帝國主義不是天天叫嚷環保嗎,為何會有雙重標準?那么,執掌獎懲大權的豪華行政版們,你們在開具罰款收據的時候臉紅不臉紅?
降低PM2.5十分必要,不管用統計的方法降下去還是動真格的降下去,都需要相當的智力與魄力。雖說被罰款的車主并不無辜,但地球人都應該知道,造成車輛PM2.5超標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發動機技術的落后與長期的油品品質太差,如果不能從根源上去解決技術問題,必然會出現為降低PM 2.5而“勸返”+罰款敷衍了事的狀況。同時,還會產生倚靠三元催化器來弄虛作假的情況。
6.關注車內污染 杭州抽檢30款新車空氣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此前,政協委員李書福,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的提案,提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采用國標規范車內空氣及環境污染。此提案在網上公布后,引發了眾多車企的關注。
就在李書福提交提案的第二天即3月1日,國家環保部與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正式實施。該指南對車內主要的空氣污染物濃度作出了嚴格的規定,車內空氣質量是否達標,已經有了明確的參考標準。針對日益嚴峻的車內環境污染問題,《指南》明確規定了車內空氣中有關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限值。同時,《指南》還對其檢驗環境作出了規定,要求在《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檢測,在檢測過程中受檢車輛處于靜止狀態,車輛門、窗和乘員艙進風口風門均處于關閉狀態,發動機和空調等設備不工作。
日前,杭州市工商局、杭州市消保委聯合發起了新車空氣監測行動,對長安馬自達、東風雪鐵龍、上汽通用五菱、長安福特、上海通用雪佛蘭、東風裕隆等30個汽車品牌經銷商的車型進行了空氣質量的抽檢,相關結果將于3月15日前后公布。
環顧國內車市,將車內空氣零污染作為賣點的車企并不多。去年12月,在第七代凱美瑞發布之際,廣豐曾宣布所有型號的新款凱美瑞都是“環保車型”,不僅省油,新車里也無任何異味。在接下來的數次試駕中,這個優點得到了媒體人士的進一步證實。在其他新車上常見的皮革味、塑料味,在新款凱美瑞上蕩然無存。據了解,新款凱美瑞正是全系配備了光觸媒空氣凈化產品和“Nanoe”空氣凈化加濕系統,在分解有毒有害氣體的同時可以釋放負離子,通過增加負離子的數量,除臭并為車內空氣提供更多的水分。
隨著李書福委員的提案受到大眾關注以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車企表示將在接下來的新車研發中,更多地關注新車車內空氣及環境。
7.汽車投訴新特點 售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汽車投訴除了汽車產品質量問題投訴外,售后服務投訴也越來越多。
汽車售后服務的水平參差不齊,應該是引發投訴最主要的原因。2011年服務環境收費引發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服務態度、配件管理上。目前通過各種渠道流入4S店的假件非常多。服務質量方面存在很多差別,同樣一個問題,在同一個城市,檢測出的問題及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收費無標準,全憑4S店評估。從200元到上千元不等。
張玉龍告訴記者,屢修不好的問題是很多投訴最難解決的。不過這個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據了解,今年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評價中心將出臺2012年售后服務質量標準,屆時有關屢修不好的問題將會有個合理的解決辦法。目前,信息溝通渠道不通暢主要表現在企業不能主動聯系用戶,有70%以上的企業不掌握客戶的投訴信息。張玉龍說,最近他接到一個投訴,企業居然向投訴受理部門了解客戶基本信息、汽車的具體質量問題。
不過張玉龍對于目前的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前景很樂觀,他說,目前的大環境對經銷商的壓力很大,首先,國家將出臺實施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將給汽車廠商帶來的壓力和責任可想而知。另外是《質量發展綱要》提到了1996年到2010年的質量發展綱要,現在從2011年到2012年的質量發展綱要重新提出一個標準,那就是人們陌生的叫法“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國務院要求達到80%,這就意味著汽車廠商下一步要在服務中心、客戶服務質量上下大功夫。這是個利好于汽車服務市場的政策。
8.大眾中國軟件升級并非真召回 車主略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