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 概 要
1. 塑造品牌形象 汽車服務任重道遠
2. 微水洗車兩升水搞定 觀念難改
3. 龐大承認成立合資企業進軍租賃業
4. 瞅準中資軟肋 外資車險磨亮“服務”殺手锏
5. 車險傭金戰打響 保監會嚴禁財險公司搶單
6. 油價上調壓力大 開封掀起汽車節能改裝潮
7. 恩智浦收購Catena--擴展汽車電子業務領域
8. 原因眾多 汽車后時代售后服務已然脫節
1.塑造品牌形象 汽車服務任重道遠
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突飛猛進的發展,品牌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愈發重要,這在爆發式增長的汽車界更為明顯。而隨著汽車后市場時代的到來,汽車服務市場成為打造品牌的又一張王牌。
營銷專家表示,做好品牌的核心在于企業在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過程中一切從顧客出發。而服務市場正是廠商與顧客建立良好關系的最佳領域。據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一項調查,一個滿意的顧客會引發8筆潛在的生意,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會影響25個人的購買意愿,爭取一位新顧客的成本是留住一個老顧客的6倍。由此可見,汽車服務質量直接關系著車企廠商的品牌榮譽。
在皮卡這個細分車型領域,部分廠商已經開始著手這一領域的重點建設,如長城風駿皮卡品牌就推出了3年或6萬公里的超長保修時間。除此以外,其還在近兩年逐漸形成了“全程關懷”的服務模式,建立皮卡行業首個專屬服務品牌——服務快遞,對邊遠地區客戶車輛進行免費上門檢測服務,把五星級售后服務快速主動的送達到用戶身邊,開啟了皮卡行業服務品牌建設新時代。
從2010年5月份起,風駿皮卡進一步探尋汽車服務品牌之路。長城汽車首屆服務節以“清涼喜相迎”為主題,長城服務站向全國各地用戶同時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此后,用戶進行巡回上門服務、附贈“1000元服務愛心存折”、巡展等一系列活動相繼開展而來;今年年末,長城汽車“駕乘隨心,關愛隨行”的大型服務節正在開展中,無疑又是一次服務盛宴。這些在常人看來貌似零散的服務活動,實則是長城汽車別具匠心的服務品牌建設的具體體現。定期開展服務節、巡展、試駕、優惠等各種形式的售前、售中服務已然成為整個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整個皮卡行業乃至中國自主品牌來說都別具深意。
品牌專家指出,無論是超長質保的賣點、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還是差異化貼近需求的服務活動,汽車服務最終目的都是要提升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換言之,良好服務將有助于提升客戶的品牌認知度。這在汽車消費主戰場的二三線城市表現更為顯著。
據調查,在二三線城市以及城鎮地區,口碑以及個人關系是人們購車的主要因素,多數消費者購車會咨詢已購車或者在汽車行業工作的親人、朋友,而品質、服務將是他們給出的最主要內容。服務的好壞已經成為顧客是否購買該品牌一個主要因素。如此看來,長城風駿皮卡的優質服務對其品牌認知度的提升十分有益。
目前汽車廠商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服務市場還有諸多的不足和需改進之處,風駿皮卡只是行業首例,其模式值得學習和借鑒,但整個中國汽車服務的升級還需眾多車企將服務意識轉變為行動力。如何讓服務品牌成為品牌提升的有力支撐點,中國汽車品牌之路任重而道遠。
2.微水洗車兩升水搞定 觀念難改
近年來,一種“微水”洗車方式在南京的洗車點悄然興起,清洗一輛車僅需要2升水,僅相當于一瓶大可樂的容量。但是,這種洗車方式因為“觀念”和“成本”因素,推廣情況并不樂觀。
瑞金路某超市地下停車場。洗車師傅緩緩關上嗤嗤作響的水管,開始用抹布細細擦拭剛“沐浴”完畢的灰色轎車,洗車水在他腳底下漫開來,漸成汪洋。
建鄴區黃山路上某洗車點。一輛黑色的轎車“容光煥發”地開出洗車間,車輪在地上印出長長的水跡。車間內,一個洗車小伙正用拖把費力地拖著大攤大攤的水。
以上這些畫面,它們呈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水資源的大量浪費。
何為“微水”洗車?南京市城管局清洗管理處處長任雪梅介紹說,“微水”洗車是指使用少量水的新型節水洗車方式,洗凈一輛車僅需2升水,僅相當于一瓶大可樂容量。
和傳統洗車需要大量水沖洗,并使用泡沫清潔劑的洗車方式,“微水”洗車的環節則顯得簡單不少。洗車工正在使用洗車機清洗一輛小轎車,只見工人先用高壓噴霧器清除車身的泥沙,最后用抹布把車子擦干凈,小車就變得干凈明亮。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洗車現場的地板十分干燥,沒有一滴水。“這是一種物理洗車方式。”洗車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高壓噴霧器噴出的均為水蒸氣,噴在車身上大概一兩分鐘左右就可以自動蒸發。
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南京全市140萬輛機動車為例,傳統水沖式洗車每車耗水約50升,如果每月清洗兩次,一年下來耗水量達168萬噸。
而“微水”洗車每車耗水僅為2升。一年下來耗水量僅有6萬7千200噸,相比較傳統洗車方式,“微水”洗車每年節省耗水量達150多萬噸。
推廣難: 遭遇觀念和成本阻礙
“微水”洗車優勢明顯,更節能環保。那么,微水洗車在南京的發展現狀如何呢?
南京市城管局清洗管理處掌握的數據是:南京全市共有500多個洗車點,而節水洗車點僅有12家,大多布局在商場、超市等地下停車場。
技術上已成熟,符合資源節約的國際趨勢——為何在南京,“微水洗車”卻難覓蹤影?業內人士分析,問題在“觀念”和“成本”。
“老百姓總覺得用水才能洗干凈,而且覺得用水越多,洗得越干凈。還有一些車主覺得,用布擦車時沙粒很容易把車弄花。”業內人士道出了人們觀念上的誤區。
此外,“微水”洗車的價格為30元洗一輛車,比傳統洗車方式高出50%左右,也讓不少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
成本也是問題之一。節水洗車設備大概在兩三萬元左右,同時微水洗車耗時較長,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利潤,也不如傳統洗車方式,因此不少路邊洗車點并不愿意采用這種“微水”洗車方式。
呼吁制定法規:業內人士表示,北方城市如太原,特殊行業水價達到17.5元/噸,是民用水價的7倍;而南京的特殊行業水價是4.6元/噸,僅是民用水價的1.6倍。“南京應該大幅提高洗車用水的價格,利用價格杠桿的方式促使洗車業主提高節水意識。”
據悉,北京的節水洗車點占全市洗車點總量的50%。任雪梅坦言,由于并未對洗車業節水作出硬性規定,微水洗車推廣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3.龐大承認成立合資企業進軍租賃業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龐大集團與日本歐力士株式會社成立合資公司,雙方斥資3億元人民幣,各自投資50%。對此,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此消息予以證實:“雙方此前已進行了數月的洽談和協商,合資公司的名字是龐大歐力士,隨后就會發布公告。”
公開資料稱,此次與龐大集團合作的歐力士是日本最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最大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業務遍及證券、投資銀行、保險等領域,而此次龐大與歐力士的合作被認為是龐大進軍汽車租賃業務的信號,對此龐慶華在接受采訪時稱,與歐力士的合作目前將是以汽車租賃為主。但是,龐慶華同時介紹,未來公司將再啟合資拓展業務,與另一家公司聯手推進在汽車改裝領域合作。
“考慮進入租賃業務是戰略目標使然。公司上市以后的戰略規劃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汽車銷售;其次是與歐力士在汽車金融領域的合作;另外還有在汽車改裝領域的合作。這是龐大在汽車銷售平臺上延伸的三個重點”。龐慶華說,對于選擇此時合作,龐慶華認為時機正好:“目前我國銀根在收緊,企業越來越重視輕資產,都在對此做出研究,在此契機之下,龐大和歐力士的合作是必然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且如果時機成熟,將會考慮與歐力士在其它領域進行合作。
對于合資公司的日常運作,龐慶華介紹,“總經理由龐大出任,副總由對方出”。對于日常運營是否以龐大系人員為主的疑問,龐慶華稱雙方都有參與,而這也可以將雙方的優勢進行結合。
此外,龐慶華稱,雖然龐大集團會考慮積極發展除汽車銷售外的其它業務,但在未來,上市公司以汽車銷售業務為主的格局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4.瞅準中資軟肋 外資車險磨亮“服務”殺手锏
“保險教父”——前AIG集團董事長、現任史帶投資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年近九旬再次投資中國保險業,參股大眾保險立志打造“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財險公司”。
格林伯格對中國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進入我國最早的兩家外資保險公司,美亞保險公司和友邦保險公司都曾隸屬于AIG集團旗下,是他打開了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大門。金融危機之后,這個年過八旬的美國老人決定再次叩響中國保險業的大門。
2011年7月,經過近兩年的談判,他終于以3.5億元拿下了上海大眾保險20%的股權。資料顯示,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1月在上海成立,是經保險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中國第6家保險公司。大眾保險公司經過16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管理基礎。但是,受人才、技術等局限,公司的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雖然保監會對于外資公司單一持有一家保險公司股權不能超過20%的規定,但格林伯格顯然不會滿足于只有20%的股權。最終,作為單一最大股東的史帶公司成功入股,并獲得了大眾保險的經營權。格林伯格表示,“中國的財險市場未來發展不可小覷。”
對于大眾保險今后的發展路徑,格林伯格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做真正意義上的財險公司”。他坦言,在中國談及財險只能聯想到車險,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局面。在國內多家財險
公司將車險作為主營業務的情況下,他依然認為財險并不等同于車險,應該還包括財產險和“航運、航空保險以及溢價保險、責任險”等多種模式,而后者正是史帶保險的長項。
不過,格林伯格也意識到,在現有的市場語境下,要改變國人的思維習慣這可能是一件需要長期努力的事情。“改變思維模式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了。”他說道,“我們目前計劃引入更多的人才以及多樣化的產品結構,關注特殊險種的發展。
而這些“打基礎”的改變何時能夠起效?格林伯格坦言“沒有時間表”。“就像當初友邦保險進入中國改變壽險市場一樣,當時沒人認為上門推銷可以賣保險。所以我也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么。但是我希望大眾保險能夠厚積薄發。”
大眾保險董事長張興對記者描述,“我們不追求規模,不追求市場份額。”對于一家中小型的財險公司,張興的定位顯得非常“務實”。在他看來,大眾保險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誰的服務更好,誰就贏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外,交強險已運作多年,外資險企積累了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經驗,在中國的大門敞開之后,外資險企的涌入將使原有市場份額徹底翻盤,行業洗牌之后,中資險企將落于不利地位。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外資險企的加入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如果中資險企做得足夠好,又為什么要害怕外資險企的加入呢?況且,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年了,有著‘先入者’的優勢。”多家外資企業表示,中資險企在車險市場上有顯著的漏洞和缺失,例如服務意識、保賠結構、核算模式等。
瑞士再保險公司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碩輝就曾公開表示:“競爭將主要集中在客戶服務而非價格上。中國保險公司已經認識到汽車保險業務理賠管理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具體措施增進理賠管理。我們希望外國公司能幫助加快這一進程。”
在價格由國家“統一制定”的前提下,誰能拿出更好的服務,誰自然就是車險市場的贏家。“我們會更加注重提高所提供服務的附加值,如計劃為安聯保單持有者提供全年不限次免費200公里拖車道路救援服務,對高端客戶提供VIP理賠管家服務等。”安聯財產保險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說,“我們在方案設計、企業運營及服務水平上有明顯優勢,國內的消費者將會體驗到不同的服務方式,倒逼整個市場服務繼續優化。”
“外資險企的進入使中國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這對于消費者而言顯然是一件好事。”業內人士認為,在中資險企獨霸車險市場的情況下,提高服務質量、促進行業進步進展緩慢,而外資險企的到來會激發“鯰魚效應”,使中資險企不得不面對競爭的威脅和挑戰,從而提高和完善自己。“閉門造車永遠都是落后和消極的,只有敞開大門,迎接多方資源,才能有利于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5.車險傭金戰打響 保監會嚴禁財險公司搶單
“XX公司車險返傭最高可達30個百分點……”、“XX公司提傭掀車險價格戰……”近期頻頻被多地媒體陸續曝光的車險傭金價格戰,引發保險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記者昨日獲悉,中國保監會日前召集部分市場份額較大的財險公司,就如何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的問題進行座談。保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財險公司必須切實采取措施對違規經營和非理性競爭加以遏制,保險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責任追究。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座談會上指出,近年來,伴隨新車銷售的較快增長,財險公司的車險銷售增幅較大,利潤豐厚。在此背景下,有的公司認為應該抓住機遇 “大干快上”,自去年下半年尤其是今年以來,部分市場份額居前的大公司無視監管法規,帶頭采取違法、違規手段沖規模、搶業務,默許、縱容、甚至鼓勵支持分支機構違法、違規經營,加劇了財產保險市場違法、違規、非理性競爭等問題。
他還表示,今年以來行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比較嚴峻,外需下降,汽車銷售放緩、人力成本上升、資本市場震蕩等,對經營成本和投資收益將產生不利影響,行業規模與效益面臨考驗。但一些財險公司不顧市場實際、公司資金實力和管控能力,將業務政策由效益導向調整為規模導向,制定高費用激勵政策沖規模、爭速度、保份額,這導致分支機構為完成上級公司下達的任務和考核指標,不惜采取違法違規手段。
該負責人要求,各財險公司要采取果斷措施對違法、違規和非理性競爭進行遏制,并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各財險公司在制定發展戰略和業務規劃時,在確保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的前提下,要降低成本費用。第二,財險公司決策層、管理層要摒棄一味追求短期利益,犧牲公司及行業長遠發展的行為。第三,財險公司要根據市場承載能力、公司資本實力、管控能力和服務能力,按照增強服務能力、降低成本等要求,來科學評估和確定公司業務規劃和考核政策,嚴禁以高成本費用政策沖規模、搶業務、保份額。第四,要立足于公司實際,制定整改方案,同時將整改方案報保監會,此外還要堅決防范、遏制違法、違規、非理性競爭問題。
對此,保監會將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向問題突出的重點公司的董事會和總公司發出監管函,提出監管要求。第二,保險公司、保險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將采取措施遏制違法、違規、非理性競爭。第三,加大對違法、違規、非理性競爭的查處力度,包括采取停業、取消任職資格等手段嚴厲的處罰措施。第四,在現場檢查中發現屢查屢犯、不切實整改問題的公司,保監會將要求其董事會和主要股東加強對決策層和管理層的任期考核和責任追究。
6.油價上調壓力大 開封掀起汽車節能改裝潮
31日上午,記者來到東郊一家汽車燃氣改裝廠采訪,看到廠區內停放了二三十輛汽車,市鍋檢所技術人員殷昔辰正在對這些車輛進行安全檢測。殷昔辰翻了翻手中的車輛改裝手續表說:“這批改裝車輛,只有兩輛車是出租車,其余都是私家車。”
該廠負責人趙經理告訴記者:“油價不斷上漲,使不少私家車主感受到很大經濟壓力,紛紛進行‘油改氣’,上月油價再次上調,更讓很多車主‘心動’變成了‘行動’。油價上調之前,我們3天改裝一輛車,現在一天改裝3輛車。”
記者在采訪期間還收到了一張“汽車改燒甲醇,省錢40%”的名片。記者循蹤來到這家汽車維修門市部,見到了老板小馮,小馮對記者說:“汽車改燒甲醇比油改氣更簡單,只要加個控制器就行了,安全性更高,能省錢40%。”記者問改裝的車多不多?小馮說:“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已經改裝二三百輛了。”
現場的汽車都是兩三天前改裝好的。記者采訪了一位姓趙的車主,他的北京現代i35已經跑了3萬公里,“以前燒油時每公里合8毛的油錢,前幾天‘油改氣’后,跑了幾趟鄭州,才燒了兩罐氣,合每公里4毛。”姓趙的車主說。
"8"時代油價不僅對私家車主有壓力,對公車使用單位也有壓力。在現場,記者遇到了前來辦理“油改氣”事宜的梁苑交巡警大隊周警官,他告訴記者:“我們的每輛巡邏車一天下來要100多元油錢,一個月下來就是4000元,前段時間我們先改了幾輛,現在每輛車一天只需60元。”
我市一家汽車4S店也把20多輛新車開到了燃氣改裝廠進行“油改氣”。該店銷售員告訴記者:“這是為了擴大該品牌汽車銷量而采取的一項促銷策略,一共120輛,很多市民想買車,但是高油價成了攔路虎,而直接把新車改成燒氣的,就打消了市民的顧慮,畢竟,省錢才是硬道理。”
汽車“油改氣”是否安全?記者采訪了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科長王超峰。他告訴記者,目前我市有5家從事汽車“油改氣”業務的企業,這5家企業都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裝許可證》。如果嚴格按照《車載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內容進行操作,安全性能是沒有疑問的。
確保了“油改氣”的安全性,也并不是每輛車都可以進行“油改氣”。記者從市交警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油改氣”僅涉及出租車、公交車及特種車輛,如果私家車進行改裝,是不會通過車管部門審核的。
記者采訪多位進行過“油改氣”的私家車主,問及如何通過車輛審核,他們都會含糊其辭地說:“到時候再說吧!”而問及從事“油改氣”的企業,他們回答說:“到時再拆下來。”
看來,法律的紅燈在閃亮,而很多擅自“油改氣”、“油改甲醛”的車輛還在繞著紅燈跑。殊不知,擅自改裝車輛違法。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提高,已經超過50%,說明我國對石油的話語權和把控力正在降低,現在的矛盾是價格上漲,如果不加以應對,今后更大的矛盾是短缺。
“油價上漲是一直調控的經濟杠桿,倒逼社會轉型,必須把能耗降下來,否則沒有出路。要大力發展公交,讓便捷的公交出行能夠對目前私車出行方式形成吸引力,要大力推廣發展新能源汽車。”
“除了價格倒逼機制,還要積極倡導節能的社會風氣,甚至想辦法形成硬約束,讓公眾明白,能源資源并非僅僅是‘商品’,而是稀缺品,要珍惜。”這位專家建議
7.恩智浦收購Catena--擴展汽車電子業務領域
荷蘭的芯片公司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已同意收購電子設計與知識產權的授權公司Catena Holding NV及其子公司,但收購金額目前仍不詳。恩智浦稱其計劃將原Catena公司的工程師安排在汽車應用領域工作。
Catena在澳大利亞、瑞典擁有兩家子公司,主要負責IC設計架構、電路設計和合同研究資訊顧問,以及IC設計、IP研發和著重于模擬/混合信號及無線技術的培訓。Catena公司也提供IC設計的培訓服務。該公司還宣布已研發出MEMS陀螺儀和加速器IP。
Catena還宣稱擁有符合3G手機、藍牙、WiFi、WiMax無線網絡、數字電視和和廣播等標準的GSM技術。恩智浦作為Catena最大的客戶,擁有其60%的年銷售額;此外,Catena的客戶還有ST-Ericsson、Austriamicrosystems、Infineon、STMicroelectronics Texas Instruments和Zarlink等。
Catena公司于1986年成立,2010財年稅前總利潤達到9百萬歐元(約1200萬美元),產品銷售額為2000萬歐元(約2600萬美元)。
恩智浦表示,收購完成后恩智浦將把Catena作為單獨的設計公司運作,這樣Catena可繼續作為一個第三方公司,同時使恩智浦有權掌控Catena的專利、IP和專有的開發工具。Catena的專利技術將會用于需求日益增長的汽車制造領域中的有關減少引擎排放量、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車車交互與人車交互等方面。
Catena集團總裁Rien Geurtsen表示:“Catena是一個盈利與增長型的公司,也是一個適合工作的充滿激情的地方,相信有了恩智浦的支持,公司規模將繼續擴大。”
而恩智浦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ick Clemmer則表示:“Catena已經為恩智浦成為全球汽車娛樂市場頭號芯片供應商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期待著日后更多成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