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乘聯分會論壇】從新能源車企TOP10零售排名看變遷之路
發布時間:2025-05-09 16:19:03    瀏覽量:88次    
今年上海車展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車展,無論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傳統車企轉創的二代或是新勢力車企,都為這屆車展帶來了富有活力、動力和魅力的新產品,新品以大中型產品居多。在光鮮亮麗的車展閉幕之后,讓我們靜下心來看看新能源車企近幾年來的競爭進取與變遷之路。

概述

據乘聯分會近四年來的新能源零售銷量排名統計顯示,TOP10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集中度在不斷地向頭部車企聚攏。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車企TOP10零售192.1萬輛,集中度達79.4%,相比于去年全年的集中度上升了1.5個百分點,而2024年與2023年的集中度則完全保持了一致,均為77.9%(見下表),每上升一個點都是非常艱難的,由此可見,今年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二八定律無處不在。
表:2022-2025年新能源車企零售排名表



TOP10分述

下面以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排名來分述各個企業。

第一名:比亞迪是從2022年3月宣布全面轉向新能源車,到2022年底時,比亞迪在國內首次奪得乘用車銷量冠軍,此后“人生開掛”,連續幾年穩坐頭把交椅。從今年一季度產品結構看,比亞迪的插混車占比為63%,純電約為36%,還有少量的增程產品,可以說比亞迪以插混技術探出了自己的路,插混、純電雙擎驅動,走出了比亞迪時代的強音,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占有28.8%的份額。在品牌方面,比亞迪除了王朝與海洋兩個銷售品牌外,還有仰望、方程豹、騰勢等護衛其左右,產品矩陣豐富,梯次分明,覆蓋了各個細分市場,成為國內外的新能源車銷量冠軍,也成為世界上第六大汽車制造商。據乘聯分會最新統計,4月比亞迪批售達到了37萬輛左右,市占率將進一步提高。

第二名:吉利汽車曾在2022年和2023年位列國內新能源車企第四名,經過吉利人的不懈努力,從2024年開始,新能源銷量排名快速上躍至第二名,期間吉利汽車新能源的滲透率從22年-24年,依次提升,從24.7%、33.2%、48.7%和今年一季度的52.3%(新能源零售達32.1萬輛)。2024年吉利發布《臺州宣言》,實現戰略轉型,聚焦汽車主業,梳理多個品牌,整合技術優勢,提高創新能力,為更好服務股東和用戶走出了結實有力的步伐。吉利新能源車銷量逐步提升,也正預示著轉型階段性的成功,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第九大汽車制造商。一季度吉利新能源在國內零售市場上占有13.3%的份額。另據乘聯分會最新統計,4月吉利新能源批售達到了12.5萬輛左右,市占率將進一步提高。

第三名:上汽通用五菱是一員猛將,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排名第三。早在2022年時,它就以一款宏光MINI一炮打響,成為當時現象級的產品,帶動了奇瑞、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等一眾車企研發小型電動車,風靡一時。上汽通用五菱走親民路線,產品惠及無車家庭,為我國家庭車輛普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滲透率已超八成,繽果與宏光Mini的總零售量又占有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的86%,可見上汽通用五菱在這次新能源轉型中取得不俗成績。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在國內零售市場上占有6.5%的份額,4月其批售達到了7.8萬輛左右,處于月度銷量的第三。

第四名:長安汽車是我國重要的自主品牌力量,從近四年的排名可以看出,長安汽車新能源轉型步伐穩健,走在上升通道中,從22年起,每年進步一位,直到今年一季度的第4名。新能源車零售在長安內部的占比從2022年-2024年的16.6%、28.2%、40.5%,直到今年一季度的50.1%,銷量超過一半,今年在加力擴圍的補貼政策支持下,長安汽車預計全年的新能源滲透率還會更高。另據乘聯分會最新統計,4月長安批售達到了5.6萬輛,新能源銷售處于領先位置。

第五名:特斯拉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家外商獨資汽車企業,如果說特斯拉在中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話,那么政府的支持是天時,大市場是地利,產業鏈的高效率是人和。從2019年1月工廠開建,到產品交付,僅用了1年時間,這是馬斯克在中國的驚喜。經過入華以來近五年的發展,特斯拉的中國化率已超過95%,體現了特斯拉在中國的深度融入和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強大實力。縱觀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及國內外銷售,從2020年-2024年是線性波動上升,13.5萬輛、28.4萬輛、25.6萬輛、94.8萬輛和91.7萬輛,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銷售了13.4萬輛,受制于地緣政治經濟的沖突影響,今年僅微增1.7%,排名第五。據乘聯分會最新統計,4月特斯拉批售達到了5.8萬輛,銷售仍處于領先位置。

第六名:奇瑞是老牌自主品牌車企,近四年來,奇瑞的新能源轉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22年-2024年奇瑞新能源車零售在奇瑞內部的占比分別是30.8%、14.9%、32.4%,今年一季度達到了34.3%,不過奇瑞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它出口比較強大,所以國內新能源零售的占比看上去不高,但一季度新能源國內零售也達到了11.6萬輛(其中純電車占比略高為51.7%,插電占比為42.3%,還有少量增程),取得了國內銷量第六名的好成績。

第七至第九名:理想、小鵬、零跑,都是初創新勢力車企。從下圖看到2022年時三家車企的零售量相差無幾,屬于在同一起跑線上。經歷2023、2024年的大浪搏擊,差距明顯拉開,理想曾達到年銷50萬輛的高位。進入2025年一季度,三家的銷售業績緊密交集,難分伯仲。另據乘聯分會最新統計,4月理想、小鵬、零跑三家的批售分別是3.4萬輛、3.5萬輛和4.1萬輛。2025年還有未來三個季度,在市場增量不多、存量博弈的大環境下,這是一場嚴酷的較量,好在理想的L系列、小鵬的MONA、零跑的B10都值得期待,但走出去仍然是我國車企目前的一條出路。


第十名:鴻蒙智行的統計中涵蓋了賽力斯問界、奇瑞汽車智界、北汽新能源享界、江淮汽車尊界。鴻蒙智行通過鴻蒙系統,將智能座艙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深度融合,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出行體驗,因此也深得用戶青睞。今年一季度這四家的零售銷量排名國內第十,累計銷量7.9萬輛,占國內市場的3.3%。

結束語

在我國,現階段在冊的新能源乘用車車企有69家,其中8家企業今年一季度生產銷售為零。如前所述,前10家已經占有零售量的近8成,據此測算,其余廠家的一季度銷量大約在一萬輛左右,其市場地位難以樂觀。根據歷史經驗,汽車產業是講究規模效應的,能夠成為頭部企業,其市場地位就難以撼動了。


*轉載或引用本官網的原創文章,請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