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宏觀經濟】一周要聞回顧-20210302
發布時間:2021-03-02 15:51:46    瀏覽量:1954次    

                                             (2021223-202131)

l  交通運輸部:1月份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1%

l  202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l  工信部:5G流量單價兩年降46%,未來還會降

 

交通運輸部:1月份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1%

2021226 來源:交通運輸部

226日交通運輸部召開202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以下為文字實錄: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孫文劍:

 

今年1月份交通運輸主要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貨運量、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呈現了快速增長的特點,與此同時,受疫情防控和就地過年等因素疊加影響,客運量大幅度下降。與20191月相比,投資、貨運量等主要指標均保持在10%以上的兩位數增長,可以說交通運輸實現了新年開門紅。具體情況為:

 

一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1%。1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12億元,同比增長42.1%,比20191月增長13.8%。其中,公路、水路完成投資1434億元,同比增長52.3%,比20191月增長11.8%。

 

二是營業性貨運量增長38%1月份,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1.5億噸,同比增長38.0%,比20191月增長11.1%。貨運量自去年5月起至今年1月連續9個月保持正增長。

 

三是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17.4%。1月份,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9億噸,同比增長17.4%,比20191月增長13.4%。集裝箱吞吐量完成了2377萬標箱,同比增長13.2%。比20191月增長7.3%,港口的貨物吞吐量自去年4月至今年1月連續10個月實現正增長。

 

四是營業性客運量降幅明顯。1月份,完成營業性客運量6.7億人,同比下降47.3%,比20191月下降52.6%。全國36個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運量41.1億人次,同比下降5.0%。

 

1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就通報到這里。接下來,我再向大家通報兩條重要信息。一個是網約車的情況,還有一個海上搜救的情況。以后每月的發布會都會定期向記者朋友通報這兩個方面相關的情況。

 

一是關于網約車市場的有關情況。1月份網約車駕駛員證增加21.3%。截至今年1月底,全國共有218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08.6萬個、車輛運輸證116.1萬個。與去年10月底的數據相比,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證、網約車駕駛員證、車輛運輸證分別增長5.3%、21.3%、9.6%。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訂單量超過10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中,雙合規完成訂單率最低的是花小豬出行,為16.1%。

 

二是關于我國海上搜救的有關情況。1月份我國海上成功救起1200多名遇險人員。20211月份,全國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共接到各類遇險報警343次,經核實,實際遇險174起,搜救遇險人員1282人,成功救起了1244人,搜救成功率為97%;組織、協調搜救行動174次;協調派出搜救船舶955艘次、飛機33架次;搜救遇險船舶142艘次,其中118艘船舶獲救。

 

202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2021228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低于上月0.7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有所回落。

 

從企業規??矗笮推髽IPMI52.2%,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6%48.3%,比上月回落1.81.1個百分點,均低于臨界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1.9%,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生產擴張步伐有所放慢。

 

新訂單指數為51.5%,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增速放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7%,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降低。

 

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較上月下降。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7.9%,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有所延長。

 

二、中國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2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4%,較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擴張步伐有所放慢。

 

分行業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低于上月5.3個百分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8%,低于上月0.3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55.0%及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住宿、資本市場服務、租賃及商務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

 

新訂單指數為48.9%,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市場需求降幅略有收窄。分行業看,建筑業新訂單指數為53.4%,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服務業新訂單指數為48.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企業用于經營活動的投入品價格總體持續上漲。分行業看,建筑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60.2%,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服務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銷售價格指數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為50.1%,略高于臨界點,表明非制造業銷售價格總體與上月基本持平。分行業看,建筑業銷售價格指數為52.5%,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服務業銷售價格指數為49.7%,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

 

從業人員指數高于上月0.6個百分點,為48.4%,仍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非制造業用工較上月有所減少。分行業看,建筑業從業人員指數為54.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7.4%,比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

 

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4.0%,比上月上升8.9個百分點,重返高位景氣區間,表明非制造業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增強。分行業看,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8.2%,比上月上升14.6個百分點;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3.2%,比上月上升7.9個百分點。

 

三、中國綜合PMI產出指數運行情況

 

2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6%,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表明春節當月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保持擴張,但擴張幅度有所收窄。

 

工信部:5G流量單價兩年降46%,未來還會降

202131  來源:工信部

31日,國新辦就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5G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較4G用戶高出約50%,現在單價降到4.4/GB。這兩年下降46%,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5G作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發展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請介紹一下目前我國5G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在“十四五”期間,工信部推動5G的發展還有哪些重點的舉措?

 

肖亞慶介紹,5G網絡建設中國是布局比較早的,無論是基站的總量、網絡的質量以及通信裝備的制造水平,可以說全球領先,包括華為、中興等好多企業和諾基亞、愛立信等世界上著名企業的合作發展,這些企業都是世界領先的。

 

從國內看,我們建設了超過71.8萬個5G基站,5G的投資也超過幾千億,現在已經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城市,獨立組網模式規模部署,我們充分發揮網絡切片等技術優勢提供大寬帶、低延時等方面的服務。

 

此外,用戶規模也快速攀升,現在的統計每天都在變化,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可能是世界第一的。5G服務滿意度,從發展的同期來看,比4G水平要高。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較4G用戶高出約50%,現在單價也降到4.4/GB。這兩年下降46%,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2020年手機終端出貨量達到1.63億部,上市的新機型款式218種,量很大。創新應用日益豐富,在消費領域,5G+超高清、5G+AR/VR等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像游戲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領域都在探索和實踐。教育、醫療應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提供服務。2020年疫情防控,我們的家庭教育、智慧醫療都得到更大的發展。

 

肖亞慶提到,我們這兩年“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是非常迅猛,全國在建項目超過1100個,有很多非常好的應用場景。肖亞慶舉例稱,上海的商飛,它的5G應用場景非常震撼;山西的陽泉煤礦,地下管理生產效率、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以及湖南三一重工,還有廈門港,都有很多好的5G實際應用場景,“5G翅膀”使得這些領域在騰飛。

 

肖亞慶指出,下一步,一是在產業基礎上進一步夯實,我國5G技術的發展基礎是比較好的,像華為,還有一大批先進企業、大的公司。二是深化融合應用,推動各行業技術創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些企業都是很好的。三是擴大開放合作。5G的發展包括研發、建設、應用都需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在新的發展過程中要營造全球協作的產業生態,營造更加安全、更加開放、更加互信的發展環境,5G的創新發展成果要讓全球都感受得到。6G目前屬于探索階段,我們也在和國際互動,推動共同的標準、遠景的需求、技術的成熟等,我們需要和全球各國業界朋友相互交流、互相探討、共同促進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