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4年12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2%,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6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接近榮枯線,汽車流通行業景氣度持續改善。
12月為年末沖刺階段,各大車企正全力以赴沖刺年度銷售目標。隨著汽車報廢更新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接近尾聲,加之春節前的購車熱潮,市場購車需求被提前激發。各地及企業促銷活動持續發力,眾多車企紛紛推出降價、0息方案、權益加碼等促銷活動,終端銷量預計有所增長。
為完成年度目標及獲取年終返利,加之春節購車推動,經銷商加大補庫與清庫力度,加速庫存周轉、資金回籠并確保實現年度銷售目標。盡管銷量有所增長,庫存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經銷商的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盈利挑戰與流動性緊張問題依然嚴峻。據調查顯示,有34.0%的經銷商超額完成全年任務,26.1%的經銷商完成率在90%-100%;但仍有26.8%的經銷商任務完成率不足70%,距離全年任務目標差距較大。
從分指數情況看:12月庫存、市場需求、從業人員、經營狀況指數環比上升,平均日銷量指數環比小幅下降。
從區域指數情況看:12月全國總指數為50.2%,北區指數為55.1%,東區指數為45.6%,西區指數為50.9%,南區指數為52.1%。
從分品牌類型指數看:12月豪華及進口品牌指數環比下降,合資、自主品牌指數環比上升。
車市內卷,降價潮未歇。經銷商認為今年關鍵詞為:價格戰內卷、補貼、生存挑戰、新能源加速等。
對下月市場判斷: 隨著1月春節的臨近,工作日數量減少,且大部分消費者返鄉或旅游度假,導致到店客流量斷崖式下滑。此外,受到價格回收陣痛期的影響,成交率也會隨之下滑,1月銷量相比12月會有明顯下降。
展望2025年,經銷商對消費持續復蘇持樂觀態度。調查顯示,25.5%的經銷商預計明年乘用車市場銷量表現與2024年基本持平。另外,有20%的經銷商預計增長幅度在5%以內,18%的經銷商則預計增長在5%至10%之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未來汽車市場不確定性加大,經銷商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同時要加大對“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政策的宣傳”,通過強化服務提振消費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經營風險。
1、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說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庫存預警體系”的建設,并從2010年7月開始定期開展汽車、經銷商的庫存調查。2012年,為了更具前瞻性地反應行業動態,協會經過半年多的研究,構建了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
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場脈搏。通過對全國各品牌汽車經銷商庫存狀況調查,及時掌握行業總體狀況,預測未來市場趨勢;第二,輔助調控決策。通過了解經銷商庫存變動,為相關部門制定調控措施提供精準的信息。第三,監控運營風險。及時反映汽車市場產銷波動,為廠家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為經銷商制定營銷策略及控制經營風險提供參考。
根據PMI編制的原理,庫存預警指數采用擴展指數的編制方法,以50%作為榮枯線。50%以下均處于合理范圍。庫存預警指數越高,反應出市場的需求越低,庫存壓力越大,經營壓力和風險越大。
為增強庫存預警指數的前瞻和預測功能,借鑒PMI指數構建思路和方法,庫存預警指數在指標設置上選擇與汽車庫存量變動密切相關的指標形成綜合指數,相關指標主要包括:汽車市場總需求、4S店集客量、成交率、價格變動、銷量變動、庫存變動、從業人數變動、流動資金狀況和經營狀況。
本月經銷商庫存調查對象主要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百強經銷商集團。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近2000多家4S店,并具有廣泛的品牌覆蓋面,涵蓋國內市場上主要量產銷售的進口、合資、自主汽車品牌55個。
2、區域劃分標準
北區包含省份及地區:北京、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
南區包含省份及地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
東區包含省份及地區:安徽、江蘇、山東、上海、天津、浙江
西部包含省份及地區:甘肅、貴州、陜西、四川、新疆、云南、重慶、寧夏、青海、西藏